□本報記者餘東明
  抗日戰爭時期,一首《沂蒙山小調》讓山東費縣家喻戶曉;如今,該縣狠抓基層社會治理,大力發展農村經濟,打造“美麗鄉村”這張嶄新名片,賦予革命老區新的時代風貌。
  “我們進行‘美麗鄉村’創建,堅持了一手抓生態環境整治,一手抓農村社會治理,兩手都要硬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既讓革命老區穿上絢麗多彩的‘時代新衣’,又賦予它和諧穩定的‘美麗之芯’,從而推進老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。”費縣縣委書記程守田說。
  石屋古牆、綠樹紅花、老井塘壩、石碾古路……經過對自然人文風光的雕琢修飾,如今小南峪村盡顯古樸凝重。同樣在北石崗村,修葺一新的村貌盡顯江南風韻;毛草灣村則以石海作為村貌建設的主題特色……放眼望去,由19個村落連片打造的許家崖鄉村風情休閑區,可謂是一步一景、一村一韻。
  然而幾年前,這裡還是一派落後的農村景象,垃圾沒人收、柴垛隨意堆、髒水任人潑,革命老區得天獨厚的紅色旅游資源被荒廢。與糟糕的村容村貌相對應的是,農村社會治理情況同樣令人堪憂。由於缺乏有效化解矛盾的組織和渠道,“民轉刑”案件時有發生;同時由於經費保障不足,基層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,乾群關係緊張;再加上鄉鎮層級對轄區群眾訴求排摸不清,得不到及時回應,農村信訪量上升……
  近年來,費縣啟動“美麗鄉村”創建計劃,一方面加大新農村建設的投入,另一方面扎實推進農村社會治理。通過對全縣421個行政村居調研,征求群眾建議意見4000餘條,梳理熱點難點問題1000餘個。
  “困境倒逼創新,我們提出創建‘美麗鄉村’,並賦予這一概念以豐富內涵。”程守田說,“美麗鄉村”建設本身包含著由表及里的制度設計,“表”是指通過城鄉環衛一體化工程,改變農村髒亂差面貌,狠抓農村生態環境治理,為今後發展老區特色旅游產業奠定基礎;“里”是指通過夯實基層工作平臺,完善社會治理機制,提升廣大農村對各類社會矛盾糾紛的自我消化能力,讓老區變得更加和諧穩定。
  《法制日報》記者趕到上冶鎮民義村時,村委大院里正在拍攝電視劇《紅紐帶》。故事主角“郝麗麗”的原型正是該村便民服務專職代辦員高麗麗。
  2014年年初,費縣為加強農村社會治理能力,專門從大學應屆畢業生中統一招聘了220名專職代辦員,高麗麗就是其中一個,她介紹:“我的工作崗位就在民義村,村民有什麼事情找政府,我都給代辦。像低保申請、新農合報銷都在我代辦範疇內。”
  記者瞭解到,專職代辦員的另一個身份是農村穩定信息員,他們與包村的政法幹警、“五老”志願者構成了覆蓋全縣的農村維穩“三大員”。
  在完善農村維穩隊伍的同時,費縣還在鄉鎮街道建立群眾訴求接待服務中心和矛盾調解室,在部分規模較大鄉鎮設立工作片區民調工作站,返聘退休政法幹部和“兩代表一委員”擔任轄區矛盾調解員,從而建立層級分明的農村維穩體系,確保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、矛盾不上交。
  “通過整合綜治資源、完善便民體系和構建化解機制來加強基層社會治理,維護廣大農村地區穩定祥和。沒有這個,‘美麗鄉村’建設就失去了靈魂。”費縣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長、政法委書記侯占夫說,“革命老區素來山美水美人更美,我們不光要凸顯老區農村的自然之美,更要深入挖掘蘊藏在群眾心中的質朴之美、文明之美和奉獻之美。”
  在太白莊村,記者見到了正給村民調解矛盾的老調解員孫明祥。“和為貴這個道理村民都明白,但有時候一鑽進牛角尖,就容易忘,小矛盾變成大問題。這時候就得有人給他們說道說道,問題就解決了。”孫明祥說。
  “美麗鄉村”建設讓老區的農村由內而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社會穩定和諧了,紅色旅游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,農民增收了,日子也過得愜意了。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以來,該縣共發展農家樂98家,接待游客30萬人次,實現農民創收8000萬元,增加利稅400萬元。
  (原標題:費縣致力社會治理打造美麗鄉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h32khygz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